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又花了一筆錢

年底了

總感覺像是一直在花錢

保養車子花了一筆

買東西也花了一筆

現在只能勒緊褲帶 等下個月的薪水了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難得的假日

在先前那陣子工作上出了一堆包之後

發現自己真的很需要一點自己的時間

或許想想一些東西 或許什麼事情都不作單純的發發呆

有了孩子以後 生活大概就是 上班下班陪小孩

除非是孩子睡著了 不然很難有屬於自已的時間

這不是抱怨啦 畢竟養孩子是自己的選擇 所以這種生活是可以預期的

只是偶而還是會希望有點跟自己相處的時間

上個週末很感謝老婆自己帶著兩個小朋友回娘家 讓我好好的休息

(其實我也沒作什麼事情)

昨天一大兩小回到家裡的時候

發現好像每個人都快累垮了

兩個小的大概是玩的太累了 到外婆家作息都不會太正常

老婆大概就是得照顧這兩個小孩疲於奔命

也許下次什麼時候就讓老婆自己回娘家

我自己來帶這兩個小鬼好了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關於落粉

趁著還記得的

把今天對落粉的想法稍微紀錄一下

在濃縮咖啡的沖煮的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把手要熱
2. 落粉要均勻 在落粉的時候就要讓粉餅的結構建立好
3. leveling 並不需要太多特殊的手法
4. 試著磨細一點tamping的力道固定不用太大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回到原點 重新思考

關於很多咖啡的知識

我們都在踏在巨人的肩膀上 來看這個世界的

特別是espresso 這種特殊的煮法

這種煮法時間非常短

牽涉的東西其實相對的非常複雜

限制再器材上面的東西其實不少

對生手來說(包含現在的我) 要連續幾天 煮出兩杯相似味道的東西

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

舉凡手法 器材 豆子狀況 都不是這麼容易掌控的

上週六 去了年輕老頭的咖啡店

年輕的老頭跟咖啡小子非常大方的為了我demo的他們測豆子的方式跟煮法

對我來說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考的方向

早期在煮espresso 其實都是用眼睛煮

就是流速對不對 流法對不對 幾乎沒有回到味道對不對這件事情(當然也很難判定這件事情)

因為咖啡小子的沖煮手法非常的穩定加上穩定的機器

基本上他們的調整就完全以味道出發來找豆子的甜蜜點

這個讓我有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

當然咖啡小子的調整方式並不是非常正統的

但是效果可以說非常好 也讓我回來思考正統的調整方法

說實話個人非常佩服他的基本功夫 沒有這些紥實的基本功夫

就沒有辦法用他同時調整多項變因的操作方式 (同時調整粗細粉量跟填壓力道)

而他們取的量 不見得是 60 cc 30sec 而是依照豆子的狀況

加上測試味道來取得自己認為正確的時間跟量的比例

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 也需要大量的經驗來作為背書

回到原點 從味道出發

這也是常換配方的玩家們 該好好思考的方向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宜蘭行

原本這個週一週二就要到宜蘭去走走

結果因為颱風的關係只好取消行程

但是旅店訂了又不能退所以只能延後行程

所以就延後到週三週四週五

其實幾乎沒有什麼所謂的行程

只是想要脫離現在固定的生活一陣子

所以出發當天還在想第一天要到哪去

不過也因為這樣子所以還好

第一天到剛通過雪山隧道要往頭城就開始塞車了

其實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直到往蘭陽博物館才發現

有個大帆船入港 可以上船參觀 結果造成大塞車

一路從交流道塞到烏石港

於是乎 我第一天的行程就到此結束

傍晚時間就帶著小孩到沙灘玩玩沙

踢踢海水 我家的小姐姐還問我沙灘上的洞是什麼東西

我說是螃蟹挖的 裡面有螃蟹

結果他竟然嚇到不敢踩在沙灘上

說螃蟹會咬人 =.=

第二天早上去逛了一下蘭陽博物館

裡面大概就是包括整個蘭陽平原的歷史

從高山的生態 伐木時期的文化

然後是蘭陽平原的開發史

接下來是靠海維生的 討海文化

組成蘭陽博物館的三層內容

其實是還不錯的只是遊客實在太多了

也沒辦法很仔細的看

加上還有兩個臭小鬼

離開蘭陽博物館之後就到 外澳遊客活動中心

吃了中餐以及燙的要命的卡布

兩個小鬼就撐不住了

就只好回到旅館 趁著小孩睡覺就上網看了一下

還處理了公司的事情 =.=

也很不要臉的聯絡 marco 想說去找他聊聊天

marco 非常有義氣的排除萬難 (雨下的跟颱風天一樣 =.=)

到頭城來接我們帶我們去買名產

之後還到marco家聊了一晚 可惜小孩撐不住了

不然還真的想要呆晚一點(幾乎都沒聊到咖啡 都在聊育兒心得 )

很不好意思的還讓大嫂冒雨幫我們買伴手禮

(有機會一定要讓我們作東一下,臨時去打擾真的很不好意思)

第三天因為雨勢還是很大也沒去哪

就到金車的城堡去晃了一下吃完午餐就回家了

城堡的view 很好 但是餐點就很普通

回程宜蘭還是一樣大雨

但是過了雪隧之後 地就是乾的

氣候差異真的不小

之後再補照片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父後七日

說實話

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會買這本書

書的內容大致上寫的是關於他父親過世之後的一些文章

文章雖然用比較詼諧的文筆來描述作者父親過世的種種

可是對我來說很多經歷還真的是很接近

看著看著一些很深層的共鳴就跑出來了

就像描述在救護車上要回家的這件事情

當時在我的心中就是一股很不真實的感覺

明明人都死了 活著的人還要演著一齣齣不知道演給誰看的戲

在救護車上喊著轉彎了 要過橋了 要回家了

擠著氣瓶 彷彿媽媽還有呼吸一樣

一直要到家裡才斷氣 

這一切的不真實卻完全沒辦法掩蓋母親已經走了的這個事實

當初從台中趕回新竹 直接到急診室看到媽媽的時候

心中竟然有股反射的想法 不希望媽媽回來繼續受到肉體的折磨

也許媽媽真的察覺到了我這個念頭 真的就沒有活過來了

這幾年來

每當想到這一點 都會覺得自己為什麼不是 很單純的希望媽媽可以活過來就好

媽媽走了

我們兄弟兩個一個一個搬離家裡

加上這幾年的一些事情

但是還是有股家不成家的感覺

整個家族或是說整個家庭的凝聚力 

其實都變了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雜記

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

以前認識的一個朋友丟了一個訊息過來

他說看到我msn id的時候他的腦中蹦出一個

中古的歐洲騎士

說只有半身

後來他說
===========
我的畫面變了
剛是半身
現在我看到他
騎在一匹華麗的白馬上
我看到的人是有戴帽子
看不到臉
=============

然後他說神好像有句話要給我

"孩子,我要賜你那穿不透的盔甲"
"你要向前"


待續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什麼叫做專業

今天有個久違的朋友過來造訪

其實大家住的很近只是因為最近這幾年

可能是小孩都還很小的關係

大家把大多的時間都貢獻給家庭了

所以不太容易湊到時間一起喝咖啡聊是非

今天很不容易有機會一起聊聊

而朋友的先生(DMV就是歐舍以前那位長髮帥哥甘政)又是位專業的barista,

當然就要趁機好好的學習一下了

在他邊講解邊煮了幾個shot之後

發現在網路上看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還真不如今天這個短短幾個鐘頭的震撼教育

理論文章文字其實都不是那麼難理解的東西

但是看這麼多煮的也沒這麼多

其實很難去體會很多專業吧台手專業的地方

一天幾個鐘頭的震撼教育下來

什麼叫做專業? 今天完全感受到了

專業就在細節裡面的這句話

舉凡 裝填 配粉 填壓 專業的熟練度

還有冲煮的調整 從很多很細節的部分

你就會知道這不是業餘玩家能夠容易達到的

另外在聊到這麼多年來玩咖啡的歷程

說真的有很深的感觸 比起很多認真的玩家來說

我玩的方式真的算是非常非常的輕鬆

另外也聊到很多咖啡玩家的一些心態

其實滿有趣的 其實包括自己早期也是這樣子

玩咖啡常常都是從自己狹隘的眼界來看整個世界

看別人的咖啡的時候

大多都是挑缺點 其實很難去欣賞整體咖啡之美

其實聊到台灣從以前bbs 爾灣貝拉這些當初蓬勃發展而現在慢慢式微的討論區

也很有趣

總之今天過了一個很棒的周日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規律的運動還是必要的

今年第二次下水

發現現在的體力真的不太行了

以前游1000m都輕鬆愉快

昨晚回到家以後竟然會覺得有點累

看起來現在應該是好好重新練學基本動作的時間

反正慢就想辦法找個最省力的方式

希望一個月後可以回到正常的體力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又開始想花錢了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

讓我又想花錢了

之前一直想買台稍微進階 然後負擔的起的咖啡機

看了非常久可是因為還有一大堆的貸款

加上小孩的保母費幼稚園的費用

其實滿驚人的

剛好聽說這次雖然沒有被promote可是 老闆似乎會給我一個小奬

加上賣掉目前的咖啡機 然後補上一些錢或許可以找找看是不是有買得到的器材

反正錢還沒拿到

就先慢慢看了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re-experience silvia

最近試著重回 silvia 來煮咖啡

主要的原因是我需要蒸奶 煮卡布 又不想開兩台機器

(La Peppina 真的是好東西 隨便煮就隨便好喝 只是人就是很怪 總是想要去弄點比較難搞的東西)

先說實話因為我沒有直接喝 espresso 所以這篇我不寫味道怎麼樣

(用 La Peppina 之後 其實也沒有勇氣直接喝silvia 煮出來的espresso)

單純從NPF的觀察來說好了

我試著烘了幾批豆子 然後從養豆一星期開始煮

一直煮到這幾批豆子都煮完

在silvia 上有幾點滿有趣的

1. 養一週的豆子 比養兩週的豆子 crema 多 但是消散的快
味道刺激 也看得到類似漏斗的狀況
不過放到三天左右沖煮的情況就比較容易控制
但是第三天大概豆子也快沒了

2. 養兩週的豆子 在沖煮的時候看起來很正常 但是喝煮出來的東西比較水
但是容易有虎斑 也比較容易煮
缺點是大概在開封三天之後就越煮越水


下次實驗會稍微調整一下
養豆的時間縮短
然後增加醒豆的時間

看是不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沖煮效果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一百篇了

沒想到我這個沒耐心的人

竟然也可以寫到一百篇的blog 文章

趁著小孩都睡了

喝點小酒慶祝一下吧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高鐵新體驗

台灣有高鐵這麼久了

一直都沒有搭過

直到昨天因為某前同事 轉換跑道

然後請大家吃飯 大家順便聚一聚 才有機會搭看看高鐵

在新竹上車的時候感覺很特別 很有高架捷運的感覺 因為在三樓

不過嶄新的高鐵站跟古老的火車站 感覺就是很不一樣

但是上車之後 這種五排的座位還真的不太習慣

座位坐起來不算是很舒服不適合長途搭乘

但是想想高鐵頂多也是兩小時就從台北到高雄了

這樣應該是很堪用了

昨天是先從新竹到桃園 跟前同事會合

晚上吃 隨意鳥地方 結果竟然都是遠的人先到

最近的台北人最晚到 ...

服務小姐感覺外型都有挑過的感覺

都很亮麗 (還是都有化妝?)

晚上回來的時候就直接是捷運接高鐵

說真的很有之前去日本旅遊的感覺

鐵路如果可以到這樣的密度真的很方便

只是不曉得要多高的人口密度才能夠養東京那種密度的鐵路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懶惰

這陣子非常愛撲浪

大概快要到老婆無法忍受的狀況了

剛剛老婆問我有沒有看去日本的行程

我回給他一個很尷尬的沒有之後

他大概整個人的火氣都上來了

就念我整天上網都沒有做正事

然後就離開位置上樓了

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件事情

當打開電腦的時候我好像都習慣先看看浪上有什麼有趣的東西

然後偶爾看看新聞 如果有目標的話 看看網拍

有時候似乎自己就是很懶

有人做的事情 自然就會懶得去處理

就像家裡有人會動咖啡機的時候

另外一個人可能喝了好幾年的咖啡

都沒有自己煮過一杯一樣

當然這是我的藉口

Anyway, 搞到老婆覺得不舒服

大概日子也不會很舒服

所以我去看行程了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虛榮感 2

在寫完上一篇之後

當晚我就上網看了一下我現在這台老機車的問題

發現似乎是很容易處理

所以就下定決心找了間網路上風評很好的車行

把老車整理一下

看看還能騎多久

老闆一看到我這台車的引擎聲

就嘖嘖稱奇說這麼老的車了引擎聽起來狀況還這麼好

他說這好好保養應該短期內都很難騎壞

那些小問題大概就是換了就好了

結果果然老闆一開始就找到問題了

(換完火星塞跟火星塞蓋以後 最近一公升汽油都騎超過30km以上)

然而就當我想著這筆錢可以省下來的同一天

老爸大概看我之前一直講舊車的問題加上我們家以前是有三台迅光

現在只剩下我這台還活著 可能想說我為了省錢不願意換車

自動幫我買了朋友的二手車...

當然這是個很好的deal

(雖然我們得等到領端午節半個月的時候才有錢付)

也大大的滿足了我的虛榮感

有時候很有趣

當你不去想的時候

宇宙自動會幫你達成一些東西

來看張滿足虛榮感的照片吧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虛榮感

有時候 心中好像會總是想買什麼東西

但是事實上手邊似乎也是什麼東西都不欠

或是說什麼都有了雖然大多東西都只是堪用

就像機車 已經騎了十五年了

雖然還可以騎 但是總是會看跟機車相關的網頁

東看西看的然後看不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或是說自己想要找一個跟大家不太一樣的車子

來滿足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虛榮感

所以心裡面就是想著要找一個可靠度高 又但是又不一樣的車

但是可靠度高似乎也代表著銷售量大

銷售量小的東西似乎也不太敢買

總感覺會這樣看東西 就代表自己並不是真正有這個需求

或許哪天機車壞了 需要了大概馬上就會決定要買什麼車了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生老病死

週末去了一趟醫院去看奶奶

奶奶81歲了 從五十幾歲糖尿病就開始發作

看著他因為糖尿病造成白內障

眼睛開刀 之後又因為糖尿病雙腳截肢

這次又因為中風攤在醫院裡面

其實看了很不忍心

有時候會覺得醫療的進步

讓人類得以延續生命

但是看到這個樣子的奶奶

真的不曉得這樣子的狀況是正確的嗎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念頭

這兩天思緒都比較亂一點
主要是因為接到以前一個外勞的電話
他說他在收容所
原因就是非法居留

本來剛開始想說能夠幫忙就幫他一下
幫他買張機票回家
後來才發現除了機票還要付政府的罰款
其實本來想自己省一點
倒是還好

但是就在交涉的過程中
總覺得他的說法很多地方不是很誠懇
(一切都是個人感覺)
加上相關部會可以協助處理的人都很冷淡

然後就開始反反覆覆
不斷的想這個問題

後來轉個念頭 就想是不是可以以接受就是掉了這筆錢
這樣想就好多了



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polo 衫

最近看到網路上有個便宜的 polo 衫

就想說給他買幾件當作親子裝

結果一下子就下訂了 8 件

最後寄來了九件 想說是不是寄錯了

檢查的一下訂單才發現是自己多訂了一件 =.=

等洗好可以穿的時候在來補照片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兩瓶酒


今年過年沒有買什麼東西

只買了兩瓶酒

一瓶是 glenlivet 15 french oak


















一瓶是 balvenie 12 double wood













glenlivet15被我拿來先開

跟之前12年不一樣的地方是12年那隻有點蜂蜜的香味

這隻味道比較走木頭的香氣 口感也比較複雜一點

後韻有點香辛料的味道但是不是真的會辣

單純就香氣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之前那隻

但是這隻的口感 after taste 都比 12年那隻好

更重要的是整個禮盒不算太貴

Balvenie的味道下回分曉

恭喜發財

其實因為天氣濕冷

也沒有去哪玩算是滿無聊的

不過今年家裡有兩組人出國玩

或許以後也可以做類似的規劃

九天的假過的很快

不過開工確實有股放鬆的感覺

隨著小孩越來越大希望會越來越輕鬆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簡單的音響擺位

最近一個好友買了一組音響

來這邊寫寫簡單的音響擺位好了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不過有幾項原則要稍微注意一下

空間

1. 照雜誌上好像有七八種擺位置的方法
這邊不照雜誌上鬼扯
對大多數人其實只有兩種擺設的方法
a) 靠牆
b) 不靠牆

a) 靠牆
是最典型的書架喇叭擺法了 但是要注意一點
如果你的喇叭低音反射孔在後面的話你的喇叭就不適合靠著後牆擺
因為靠後牆越近,你得到的低音就越渾濁
b) 不靠牆
不靠牆代表你的彈性就很大
最簡單的測試方式就是先直接放到你想放的位置
然後前後左右移動來取得一個覺得聲音最均衡的位置
如果不是專用的音響室
那還要考慮到動線的問題
簡單的來說有幾個簡單的測試方法
1) 離喇叭的後牆左右大概都要超過50cm
2)從喇叭到兩耳的距離大概是等腰三角形
3)可以嘗試把喇叭向內有個角度這樣三角形可以在眼前或是眼後聚焦
端看實驗取得好效果個人喜歡在眼前
4)如果低音太少就把喇叭稍微往後牆移動 反之則相反


高度
喇叭的高度
大概取高音部分約略跟耳朵等高
原因是因為高音比較有指向性
這對全音域喇叭來說影響更大

線材
對我來說
我認為線材確實是有影響的
但是線材在系統裡面主要只是調味料的地位
最好不要超過系統15%的費用
不然寧願拿來更新喇叭或是擴大機
在我的系統裡面
我認為線材的影響會是 喇叭線 > 電源線 > 訊號線
對於選擇來說 大概有底下幾個原則
因為高頻走在線材的表面
銀的傳導又比銅好所以大致上如果低音比較少的人
建議找單(少)蕊的銅線 這樣高頻會比較被抑制
反之可以找純銀線 或是多蕊的鍍銀線
不過最好是借來聽過之後再決定要不要買這樣最好
墊材

原則上大概就是想辦法找穩定的東西來隔離震動
簡單來說
很多人用角錐之類的東西
但是我想說的是盡量讓你的器材穩固
免得台灣地震太多 器材摔下來的話就得不償失

喇叭的選擇

個人其實比較喜歡落地喇叭
這樣可以省去角架的問題
不過落地喇叭通常低頻也比較多
如果空間太小
還是不找自己麻煩 不然還要小辦法消化多餘的低頻

如果有什麼額外的問題再來討論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2010年尾牙

今年敝公司的尾牙

在淡水的大河之戀皇后號上舉辦

這是個很特別的嘗試

因為自己沒有帶相機 就只好盜用同事的照片了

其實船上的餐點並不是很好

素食的只有一盤 (葷食似乎也沒有補菜)

但是尾牙的重點本來就不在於吃

尾牙就是來玩的

今年整個流程跟去年一樣很緊湊

滿有趣的

可惜的是船的時間比較有限

所以沒辦法盡興的玩

倒是從吃飽飯之後就開始抽獎 一直抽到結束

感覺也滿爽的

來看照片吧










Ian 我絕對不是陷害你
說你放著老婆在家帶小孩
自己跑來快樂







韓國釀的德國啤酒
說實話台啤比較好喝




















福委們以 sorry sorry + 你是我的花朵開場














船上的view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關於 威士忌

其實我並不是個酒精飲料愛好者

從小到大我幾乎都不太喝酒

一直到到念大學的時候

然後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觀念說男人多少都要可以喝點這個東西
(也許是外婆家的舅舅們都還算可以喝)

話說我第一次喝比較多酒就是大一球隊迎新

其實沒有喝醉 可是啤酒喝的很不舒服

所以當下就覺得好像該學點這個東西

於是在外面都是盡量不喝酒 在家偶爾會喝一些

當時家裡酒櫃的酒幾乎都快滿出來了

因為逢年過節都會有人送我老爸酒 但是我老爸的酒量

大概就是所謂的一杯醉

所以家裡屯了不少烈酒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酒除了白蘭地系的

都不是太好的東西

最多強尼走路 一堆我也不知道名稱的酒類

當初想說反正就是練習開的都是這類可能比較低價的東西

喝了幾瓶之後還真的沒興趣

不過可以證實的是 還好我不是一杯醉

直到最近聽人家說威士忌有不少特別的香氣

才想說喝喝看

最近試了 glenfiddish 12 glenlivet 12

真的感覺強尼走路不是我的菜

過陣子有機會的話還想試試看 glenfiddish15 或是麥卡倫這類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好久沒有寫blog了

感謝大家過去這一年過的還滿順利的

其實自己也搞不懂自己在忙什麼鬼

很多老朋友也都很少聯絡請多見諒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可以身體健康平安順心